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的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澄清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设计方案: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用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毫升澄清石灰水。
f第26题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对照作用。2预测实验结果: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变浑浊,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预测二:如果试管甲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解析】与空气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多,澄清石灰水更易变浑浊。2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提出问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设计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记录:每次用30毫升10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中:实验序号二氧化锰01用量克待测数据02030405060708091012345678910
f第27题【分析】1上述实验应该测定的“待测数据”可能是到完全没有气泡时的时间。210次实验“每次用30毫升1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目的是在条件相同时,检验二氧化锰的用量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若第2次实验比第3次实验的“待测数据”更大填“大”或“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实验与结果】经多次实验证明,第1次实验至第7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依次加快,第7次实验至第10次实验所记录的“待测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解析】1、2由题可知,每次实验只有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可以推测是检验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故待测数据应是到完全没有气泡时的时间。3由“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可知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多,“待测数据”应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