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须放在有光的环境中。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放澄清石灰水。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解析】1金鱼藻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气泡,用来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乙装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丙装置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24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催化作用。装置E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点燃
第24题【解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为酒精灯,b为集气瓶。2固液常温型的反应装置一般选B;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3二氧化碳的密度
f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用C装置收集;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25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25题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O3。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②填序号。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否填“是”或“否”。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的研究表明“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消耗,而是反复循环消耗臭氧。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和认识对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要严格管理,限制使用。【解析】由图可得,氯原子→一氧化氯→过氧化氯→氯原子循环进行,整个过程中氯原子个数不变,而在①中不断消耗臭氧,故少量的氟利昂即可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化学反应类型分析,只有②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26在学习了呼吸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