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现代化视野下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与保护研究
作者:秦元旭潘毅来源:《当代旅游》2016年第07期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发展,必须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现代化,必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在疏理了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以及现代化对贵州民族文化发展的冲击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贵州省内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毛南族、蒙古族、满族等18个民族。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133396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785。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省份。
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侗家鼓楼和风雨桥造型美观、工艺高超、结构精巧、古朴典雅、坚固耐用,它们是侗家常年节衣缩食,捐工献料,群策群力,共同劳动的结果。吊脚楼作为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土家族等族的传统民居,作为民族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贵阳的甲秀楼、布依族的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饰。甲秀楼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开始兴建,楼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明清以来,甲秀楼成为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如今甲秀楼已成为贵阳的人文标志,也是城市变迁的品味,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兴衰发展。贵州镇远古城城东的青龙洞古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群,规模宏大,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是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之一。余秋雨先生是这样评价镇远古城的青龙洞建筑群的:“青龙洞应该让许许多多的建筑学家把它看成是悬崖建筑的经典。建筑中的翘角是可以看到的,但它的层次那么分明,大小这样的重重叠叠是一种极端的美,这一比,我们现代的瓷砖建筑太丢人了。”1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贵州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文化古迹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