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信贷经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分类人员”)应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结合授信方式、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银行内部管理等,分析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偿还意愿,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信贷资产风险进行整体评价,合理划分风险类别。3重要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根据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区别其重要程度,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分析、评价。4及时性原则。分类人员应把风险分类纳入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的有利、不利因素,及时录入、更新客户信息,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工作,及时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62分类程序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讨论、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f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提出改进意见等五个主要环节。
621分类准备及初分信贷资产的分类准备及初分,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完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整理、收集信贷档案资料。由信贷经营人员收集债务人的基础信贷档案资料,包括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财务信息、重要文件、往来函件、债务人偿还记录和银行催收通知、贷后跟踪管理报告等,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2初分及信息录入。信贷经营人员通过整理信贷档案,结合调查、了解的其他最新信息,损失类单户余额100万元(含)以上、非损失类单户1000万元(含)以上应撰写债务人的背景材料(见附件361),填写分类工作底稿和分类认定审批表(附件362),提出初分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复核后,提送本级或上级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并将相关信息录入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信贷经营部门对录入的客户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622信贷讨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信贷经营部门进行信贷讨论,对经营部门提送的分类材料、分类认定工作底稿、债务人背景材料等(以下合称“分类资料”)进行讨论,对分类意见不一致的应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信贷经营部门应按照信贷讨论的意见对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分类资料和信息及时补充完善。
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f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623分类认定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分类认定意见。
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