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以《离骚》为例赏析屈原的忧患意识
作者:张九州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
摘要: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在他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最能表达屈原忠君爱国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的代表作当属《离骚》。《离骚》不论从内容意象、人物形象还是主题寓意等方面都具有严密的层次性,对自身、对君主、对国家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忧患意识与抒情手法近乎完美的结合,从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丽诗篇。本文就以《离骚》为例,赏析爱国诗人屈原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离骚》;屈原;忧患意识
《离骚》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是屈原在遭遇流放过程中对自身经历的回顾,通过创造“香草美人”等意象,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爱国诗人的形象。屈原在《离骚》中将他的忧患意识表露无遗,这种忧患意识在诗歌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分别是通过对自身生平的总结引发的对人生的嗟叹;通过对国家君王的遭遇引出对国家的担忧;通过构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在众多意象中寻求内心的解脱。屈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忧患意识,却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处处隐喻着这种思想,发人深省。
一、对人生的嗟叹
《离骚》开篇写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是屈原对出身、宗族、名号的说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说明自己出身的不平凡。屈原在楚国处于贵族阶级,与皇室宗族有密切的关系,诗歌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表明了立场,为下文政治观念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紧接着他在诗歌中就提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可以看出,屈原没有因为自己身份尊贵就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反而给自己设立了很高的标准,对内提升自己的美德,对外加强自身的能力。当时的楚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力比较强盛,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屈原仍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给自己树立崇高的目标,这是他忧患意识的一个表现。
但是,屈原没有将这种昂扬的精神持续下去,紧接着就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表达自身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嗟叹。屈原作为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爱国诗人,以美人迟暮的意象自比,让人不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珍贵,这是屈原忧患意识的又一表达,这种对人生的嗟叹很容易引起有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