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中地理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21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12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材P88图41、图42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距今6800~62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从聚落的复原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半坡的古村落遗址还有许多,它们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师居住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式和规模,要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该节课我们
板
书:
f第四章第一节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推进新课板书:1概念生(自主学习后回答)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师板2类乡村城市
书:项
目
人口主体农业人口为主非农业人口为主
规模大小较小较大
形成早晚较早较晚
型
(承转)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教材图43、图44
生图43是山区聚落。因为丘陵和山区地形复杂,故村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图44是平原聚落。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故村落的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师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较完整、开阔、平坦,呈团聚型、棋盘式;但像我国南方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形态多呈带状。因为沿河岸分布,既有供水之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回答问题。投影:
f在我国云南西北部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市内,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的西北部,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生1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山岭的重重阻挡,不受冬季风、寒潮的影响,故无严寒;生2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且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东、南两面开阔,便于师可见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时,要适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