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听、评课记录表
科目
语文
授课人授课时间一第二节
第14周星期
课题整理人
触摸春天
授课班级四年级一班评课人
评课要点记录
高正红: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教学一开始,戚老师就利用课件播放地震中的图片和一段录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震撼人心的悲惨场面,带着对地震中生离死别的初步认识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样做有效地调动了孩子已有的情感,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情感,让孩子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飞跃。这样的导课奠定了课堂的情感氛围,为接下来的整堂课做好了情感铺垫。田瑞吉:在分析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时,戚老师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句子。特别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因为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对这两句话,戚老师重点通过朗读来归纳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让学生在朗读中明白父亲对孩子的爱,这是一位坚忍不拔的父亲,文章的难点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姚金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戚老师对若干细节的处理都是恰到好处,扎实到位。如多音字“血”的辨析、文中父亲对儿子“怎样地喊”、句子中“冲”字能否换成“走”字等,处理起来娴熟自如,游刃有余,足见功底之不凡。刘金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戚老师在本文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进入文中情景。也让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好方法。杨海群: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戚老师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进行引读,在层
f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李兴竹:戚老师在整节课中都是精神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