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元代青花瓷的图案纹样与明代景德镇民
窑青花纹样的特色
作者:徐浩楠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24期
摘要:青花瓷在我国时代潮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我国长久以来人民艺术凝聚的伟大成果,自唐代青花瓷初现端倪以来,其制作工艺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且成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盛名享誉国内外。文章从青花瓷生产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俗角度切入,简单分析影响其图案纹样发展的因素,对元代和明代景德镇民窑产出的青花瓷图案纹样进行赏析,希望可以对我国古陶瓷文化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青花瓷图案纹样特色明代民窑
0引言
瓷器是我国众多文化瑰宝中的一员,曾作为主要通商品之一出口海外并获得广泛赞誉。随着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对瓷器形状和美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青花瓷在唐代开始出现,器型多种多样,烧制完成后以特定的颜料和精巧的绘画工艺将各种纹样绘制到瓷器上,达到美观与艺术的结合。青花瓷发展到元明时期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且出口国外,融合了浓厚的多民族文化气息,器型上较为豪迈大气,图案纹样也兼具东、西方文化特征。明代的青花瓷有明确的官窑和民窑之分,不仅与元代的图案纹样有很大差别,且同时代的图案纹样的选择也有阶级之分。社会文化的变迁造就了青花瓷丰富多彩的形态,而处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又可以借助青花瓷所蕴含的艺术特色去感受当时的社会盛景以及探索当时艺术发展的道路。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1元代青花瓷图案纹样产生的时代背景
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执掌朝政建立了大元王朝的蒙古人,民风豪放自由,使草原游牧民俗与汉族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符合多民族审美的青花瓷。青花瓷大气的外观配以灵动的纹饰特色,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青”自古就受到很多民族的喜欢,蒙古人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花瓷纹样。青花瓷在元代初期并没有成为元代宫廷或民间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主要用作对外贸易,产出的大量青花瓷出口至其他国家。为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使用习惯,到了元代后期,青花瓷发展出了如大罐、大瓶、大碗等形状来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抓饭的习惯。这类器物在当时属于高级别器物,所绘纹饰构图繁密,所用青料均为进口青料,青花发色浓艳、沉稳,民间少见。小型器皿则出口至菲律宾,有时也出
f现内销的情况。器形古朴简约,纹饰绘画随意、流畅,具有速度感。根据考古资料可知,伊斯兰国家位于当时丝绸之路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