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和木本等性质的不同,所以采收时间,可因药材种类,地狱范围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而不是全国范围内的一成不变。
3、虫草的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以四川甘牧,青海玉树,西藏丁青为道地产区。多在夏至前后,积雪未融化时如山采集。1、干燥:在虫体潮湿未干时,用水冲洗,出去表面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先晒至67成干,再除去纤维状附着物及泥沙等杂质,再继续晒干或低温焙干。2、扎把:回潮后用黄酒喷洒虫草表面,使之变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干透。4、趁鲜切制的优点1、保持中药材的天然特性2、最大限度的保留中药材的生物活性成分3、中药鲜品对于有些疑难病有一定的特殊治疗作用4、鲜药直接提取、分离和纯化5、趁鲜切制,提高饮片质量6、利于干燥5、产地加工对挥发油的影响一:加热会使含挥发油类中药材中的挥发油含量下降甚至消失二:水处理过久会使挥发油流失三:采收后加工时间过慢会使其发酵变质或发热氧化而影响质量。6、根、根茎类、茎、叶、皮的采收时间1、根类中药材:一般为植物营养贮藏器官,地上部分生长不旺盛时采收为佳,常在二、八月。2、茎木类药材:常在秋、冬季落叶后或初春萌芽前采收,若与叶同用,则在叶最旺盛时采收。3、叶类药材:常在叶片生长旺盛、叶色浓绿、花蕾未开前采收。4、皮类药材:树皮类药材在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常于清明至夏至间。根皮类与根类药材类似,以秋末初冬或早春萌发前为宜。5、根茎类药材:采收时间应是深秋或次年早春时节,即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以及初春发芽前或刚露芽时采收最为适宜7、结合例子说明采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1、对中药材形状的影响:如浙贝产地加工中常拌入贝壳灰吸收浆液,才有“被有白色粉末”的特征。2、对中药材颜色的影响:如玄参经过产地加工反复“发汗”,使得断面变黑。3、对中药材气味的影响:如白芷经过晒干的中药材比经过硫磺熏干的气味更浓厚。4、对中药材表面特性的影响:如产地加工后的知母有“毛知母”和“光知母”的区别,光知母是趁鲜切去外皮的。5、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含量及质量的影响:如菊花的产地加工,晒过、烘干的菊花挥发油含量没有生品的高,但经过加工之后,其质量会有变化。6、中药材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中药材都要经过烘干、阴干、熏干等加工方法降低其含水量以防止其在贮藏过程中霉变。
f8、黄柏、山药、木瓜、泽泻道地产区黄柏:四川山药:河南木瓜: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