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3)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因此,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说明我国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走工业化的道路。过渡:可惜的是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并未坚持下来,在八大召开后不久,我国的经济建设由于政策的失误而出现困难。问题情境6: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条总路线?自主学习:(1)其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主观上,反映了人民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客观上,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情境7: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自主学习:“大跃进”运动主要体现为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同时在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历史纵横”)问题情境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如何?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流传的民谣材料二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流传的民谣材料三1959年的粮食产量仅为3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产量4000亿斤减少600亿173亿斤,达到1348亿斤,超过实131960年粮食产量进一步降为2870亿斤,比1959年又减少530亿斤,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过程评价:广大干部群众从原则上拥护“大跃进”,并且不辞劳苦地为实现“大跃进”而努力奋斗,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取得了一部分实际成果,如著名的大庆油田的建成。但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未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反而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两大运动相互推动酿成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些严重失误,最终导致1959~1961年出现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思考:一向英明的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