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盾得以缓解。
(四)突出社会诚信,引导价值取向。完备的社会诚信体系是瑞典社会追求的目标。国家把个人的信息联网成一个系统,可以备各监督部门随时查阅。在瑞典,每个公民的诚信记录,对于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在任何时期、任何领域违纪违法的不良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而且这种记录在就业、晋职时都将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考虑,对个人前途产生极大影响。在这种视诚信为生命的社会氛围中,公职人员倍加重视自身形象,在公务活动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都会要求自己自律检点。同时,以议会监察专员为主的监督机构在视察过程中,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政府公职人员并不都是诉诸法律,处罚主要是通过进行批评、提出建议。但是,被批评的部门和个人却都非常重视,因为他们都害怕留下任何污点、失去社会诚信。一旦留下污点如受到开除处分的公职人员,虽然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不允许再找相应的工作,但由于有不良记录,在就业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瑞典如此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社会和公民的价值取向积极正直,推动了整个国家的道德建设,也造就了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二、瑞典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监督体系网络化。瑞典在司法、立法、行政三权相互制衡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分工合作,使各部门建立起完备系统的廉政监督制度。全国二百多个部门,大部分都有相应的监督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机构和监督制度,实施对本部门的监督。同时议会监察专员办公室、国家纪律处分委员会、司法办公室等机构积极受理投诉,构成外部有效监督。各种监督制度又相互衔接,最终构成网络,形成合力。网络化不仅提高了监督实效,也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堵住制度漏洞。1995年,瑞典前副首相萨林女士因使用公务信用卡购买个人衣物引起非议而被迫辞职。此前,政府官员可以直接使用公务信用卡消费,自从丑闻曝光后,瑞典出台新的制度规定,杜绝用公务信用卡购买私人物品的行为。4萨林的问题暴露了制度的缺陷,但在网络化监督的环境中,漏洞无所遁形,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弥补。
(二)公众参与广泛。公众积极参与,整个社会进行监督是制度执行的有力保障。瑞典的民众公民意识强烈,大多追求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当成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高税收制度导致纳税民众非常关心政府如何使用税金,所以瑞典民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非常高。无论是吃饭自带烈酒(瑞典是个禁酒的国家)、超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