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3破裂: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2.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1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表现:中共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国民党政府形成对峙状态。3结束: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蒋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新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1实现: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共同走上抗日战场。2维持:抗战相持阶段,随着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发生变化,掀起了反共高潮。中共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关系。3破裂: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4.国共双方总较量1946~1949年1政治斗争: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制宪国大”和北平谈判等一系列斗争,与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2军事斗争:打退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战略反攻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三大战役成为国共双方的总决战;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材料中共一大后,马林离开上海去中国南方,同孙中山会谈三次。回到上海,安排了一系列两党领导人的会议:“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同时共产主义小组必须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同志们必须共同商定在国民党内应遵循的策略。我们的同志拒绝这个主
f意。”材料反映当时马林主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国共两党合作?这一方式的内涵是什么?答案方式:党内合作。内涵: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图解近代国共关系的规律认识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