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他,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其脆弱的心灵,有进步时给予肯定,使他在悔愧的反思中振作起来。高二年级时,班里有一位男生最令我头痛。由于家庭变故,加上本来成绩就不太好,整个人情绪低落,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甚至上课迟到,不做作业,扰乱他人学习,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科任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问题,全校各年级都知道他的大名。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令我一次次苦心策划的转化计划都宣告失败。我实在
f是黔驴尽穷了,但是教师责任和对学生的爱让我不能放弃,这时候的放弃等于毁了他一辈子的前途。后来,上网查资料,偶然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于是,我改变以往对他的一些“常规”错误盯住不放,而是开始注意他偶尔的“遵纪守法”。我开始表扬因为他一周内有一次或两次没迟到,一周内一次或两次的去跑操,我背后也让他周围的同学多提醒他,带动他,然后我又创造机会,给他分配一些小任务,给他一定的责任,逐渐地脸上的表情不再是以前的颓废,眼神也不再是以前的不屑,纪律和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上不去还不能彻底地改变他,只有让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才会从根本上给他自信。于是我发动科任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帮他渡过难关。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继续坚持我的激励政策。让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同学在帮助他。这样,他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他逐渐好转的迹象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动力,同时我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三、爱的教育表现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f军队用严明的纪律促使战争的胜利,工厂用严格的标准杜绝出现废品,对学生用严格的规章、守则培养合格的人才。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当然,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越严越好,班主任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严而得当,并且还要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分严格掺入九分感情之蜜,这样的甘露才能滋润幼苗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