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柱:合格率58
2墩内柱:合格率54外柱:合格率58
选定课题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QC小组于2016年6月5日对K389109桥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检查,平均合格率仅为
55,具体检查结果如下:
钢筋保护层检测记录表
总
部位
检测点数
点
数
1内56586062604850454746424024
柱5052556264404248454944451外52545561604642414546484524
合格合格主点率筋数
221250
22145822
净允保许护偏层差50±550±550±5
3
f柱515354606142454452585755
2250±5
2内484645475256585459606150
2250±5
241354
柱525458554341414244504752
2250±5
2内505455536064606260585456
2250±5
241458
柱484644484544435052545252
2250±5
五、确定目标
结合项目质量目标,经讨论后小组决定将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目标值确定为8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现状值
目标值
六、原因分析根据现状,运用因果分析法进行分析:
人员
环境
质量意识淡薄
运输条件差,
过程中骨架变形
技术能力不足
奖惩不力
施工空间小
保
检验不到位
护
技术交底不到位
层
厚
度
合
垫块设置不合理,振捣
机具老化
格
过程中宜脱落
率
模板老化
吊装工艺简单
垫块强度不够
低
方法
机具
材料
4
f七、确定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确定重要因素:
序号
因素
备注
1
质量意识淡薄
重要因素
2
技术能力不足
重要因素
3
检验不到位
非重要因素
4
运输条件差
重要因素
5
施工空间小
非重要因素
6
垫块设置不合理
重要因素
7
吊装工艺简单
非重要因素
8
机具老化
非重要因素
9
模板老化
非重要因素
10
点块强度不够
非重要因素
重要原因分析:1、质量意识淡薄、技术能力不足经现场询问时发现,工人普遍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即保护层的控制宁大勿小,对交底内容不清晰,未建立奖惩机制。2、技术能力不足:只有少量有桥梁施工经验的工人,同时现场技术人员未进行有
效的跟踪检查。3、运输条件差;钢筋为集中加工成型,本项目桥位分散,运输距离长,且通行便道差,造成运输过程中变形。4、垫块设置不合理;由于采用的混凝土垫块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易脱落,未有定位装置后,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易造成偏位。
末端因素分析表
序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
号
标准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意识
询问
图纸要求
韩冰
67
5
f2
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不笔试,问
不足
足
答
30
韩冰
67
3
运输条件差
运输道路现场勘查钢筋笼不变形祖秉丞
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