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格的核心。14.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15.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16.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17.智力是个体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三、简答题1.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3.简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四、论述题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转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CDBA6.BCAADBB13.BAABDCCBABD二、填空题1.类型差异2.学习准备3.纵向;横向4.认知能力差异5.具体运算6.具体运算7.自我体验;自我监控8.逻辑思维9.自我同一性10.青春期11.场依存12.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3.性格14.斯金纳.15.情感体验16.自我调节17.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四、论述题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答∶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①婴儿期O~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②儿童期2~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能力所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③学龄初期4~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④学龄期6~11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⑤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⑥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⑦成年中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⑧成年晚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与绝望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