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中历史必修Ⅰ易错点的解析与纠错(1)
第一单元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一对商周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错误
典例1(2007年潍坊模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
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④深受宗法等
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细致、正确地审准题意,把握住“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商周时
期的”;二是全面、准确的把握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商朝虽然实行内外服制
度,但是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权力。“皇权至上”是秦始皇
建立皇权制后才出现的。③、④两项容易判断。
【纠错】易错点一是容易忽略“皇权”出现的时间,认为商朝在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控制着
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就误认为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权力。易错点二是对
内外服制度把握不透。易错点三是审题不细致。
易错点二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把握错误
典例2(江苏省姜堰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
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
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
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
但最终没有。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
【纠错】本题解答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忽略关键语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最后晋武帝之所以不能更换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二
是错误的认为晋武帝是因为原来的太子天生痴愚,才想更换其他有才能的儿子做太子,所以
认为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源是禅让制的尚贤原则,而忽略了晋武帝最终没有更换太子的事实。
1
f易错点三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认识错误
典例3(原创)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C.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D.先有分封制、后有宗法制【答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