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岩溶洼地重点查明是否有地面塌陷或隐伏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4)依据工程地质调绘及代表性勘探、测试资料,编制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勘探点布置以控制地貌单元、地层性质和满足设计为原则,勘探点间距一般为500~1000m,勘探深度为地表以下10~15m,如10m之内发现溶洞,勘探深度应适当加深。基岩地区以地质调绘为主,进行代表性勘探、取样及测试。2)高路堤、陡坡路堤在高路堤、陡坡路堤地段进行勘察基本要求:控制线路方案的工点应布
16
f田德铁路初测任务书
置代表性勘探、测试点并取样试验,查明基底稳定情况,填绘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提供工程地质参数;不控制线路方案的工点可在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中说明。具体要求如下:(1)初步查明地面坡度、地层结构、岩土性质、不利倾向的软弱夹层、水文地质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重点查明不良地质和膨胀土、软弱土的性质、分布及对工程的影响。(2)初步查明斜坡、岸坡及基底的稳定性,结合工程处理措施,应进行代表性横断面的勘探、测试工作,每个控制断面勘探、测试点不宜少于2个。(3)勘探点深度及间距:一般工点勘探深度为地表以下10~15m,勘探点间距500~1000m;代表性或重要工点应按路基专业的具体要求或比照定测要求布置勘探点并进行相应的工作。3)深路堑、支挡建筑物及浸水路堤勘察基本要求:控制线路方案、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点应布置代表性勘探、测试点并取样试验,查明山体、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填绘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提供工程地质参数;不控制线路方案的工点可在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中说明。具体要求应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41节执行。4)不良地质地段路基(1)初步查明右江流域低阶地或河谷地区饱和粉土、中细砂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工程措施意见。(2)初步查明沿线控制线路方案的岩溶、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填绘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提供工程地质参数。对岩溶发育地段,支挡建筑物基底须有勘探点控制。
17
f田德铁路初测任务书
(3)控制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地段应按不良地质工点进行工作,视影响线路方案的规模、范围及程度结合地质调绘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点,一般不少于2个勘探点;不控制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工点可在沿线工程地质分段说明中说明。5)勘察方法在右江盆地、岩溶洼地或低阶地、河谷地区以钻探、静探为主,辅以挖探;基岩地区以观测点、钻探为主;液化土地段宜采用静探或标贯等手段。6)资料要求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