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道路、电力、通讯线)进行调查。
3
f田德铁路初测任务书
(二)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线路平面1、本次研究行车速度按120kmh考虑,《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根据(99),最小曲线半径采用一般1200m,困难800m。在不过多增加工程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大半径的曲线使线路具有较高的平面标准,满足快捷运输的要求。2、直线与圆曲线间采用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连接,其长度有条件时尽量选用较长的缓和曲线。3、车站尽量设置于较长的直线上。到发线有效长:880m。4、根据沿线的工程地质情况,线路尽量绕避不良地质区域,不良地质地段的长度;对重点工程、控制工程,做经济技术比选后确定。5、由于本线通过地段岩溶、暗河较为发育,线路选线时应注意尽量抬高线位,缩短隧道长度,增加明线长度,避免隧道下穿地下暗河。6、结合沿线的自然条件,注意环境保护。线路纵断面1、最小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350m,且尽量不连续使用。2、在右江河谷及足荣至德保段以路堤为主,因此线路设计在满足排水桥涵、道路立交设置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基要求的前提下,压低路肩高程以减少填方量、节省工程投资。3、相邻坡段间设计为较小的坡度差,以利均衡、平缓过渡,坡度代数差一般不大于10‰,困难不大于12‰。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时,设置曲线半径为10000m的圆曲线型竖曲线。
4
f田德铁路初测任务书
4、车站宜设在平坡上,困难条件下设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特别困难条件下,有充分经济依据时,会让站可设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但不应连续设置。重大改移道路、重大改移道路、平(立)交道的设计铁路与既有公(道)路应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力求设置立交改移公路应有充分依据对于必须改移的路段作出方案比选对拟设平立交道及改移道路地段应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既有公路的标准及所属单位。(三)线路采用方案与局部方案在预可研方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对沿线不良地质,作好充分调查,根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线路位置,对线路方案做进一步优化,应着重进行以下方案的优化:1、结合跨越田东过境公路、324国道的位置以及减少拆迁对田东车站接入方式进一步研究优化。2、结合桥涵专业合理的选择右江桥位。3、在岩溶山区对线路应结合桥、隧、工程地质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陇陵站位前后和谷留附近对线路方案进行优化,以缩短线路长度。4、认真研究田阳接轨方案,结合站场对田阳接轨方式进行研究优化,并与田东接轨方案进行同精度比较。除上述提到的方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