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姓名成绩
研究生课程作业
院系专业课程名称任课教师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谷传华
f2015年6月20日
作业1
你青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试用从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自己当年心理、行为或困惑。注意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如果是现在你会如何做。
(1000字以上)我青少年时期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心理比较重。由于
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在家乡小学上学,那个时候还是很活泼开朗,每天都是和小伙伴打打闹闹。但是,自从小学五年级转学到镇上小学,意识到自己和班上大多数镇里小孩差别,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玩吃都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因此很自卑,不敢和他们交流,怕被看不起。之后中学也是这种心理,总是很羡慕那些每天可以回到家吃饭睡觉孩子。
我觉得我这种心理问题可以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
f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任务综合,是个人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二是文化背景影响,它决定发展速度;三是每个人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心理、社会事件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实现。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