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7~8题。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7.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答:
8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答:
f(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9~10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9“群山”“万壑”这样的意象与“明妃”有什么联系?答:
10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1~12题。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1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答:
1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5题。
野望①
f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13“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答:
14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答:
15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6~18题。画鹰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①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耸身:即“竦身”,耸起身子。②愁胡:这里指发怒的猢狲。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16首联中“风霜”因何而起?答:
f17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请以颔联为例加以赏析。答:
18前人评价本诗“曲尽其妙”,请结合尾联谈谈诗人表达的情志。答:
f人教版必修3第05课时杜甫诗三首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C【解析】省:曾经。
2D【解析】①③和例句都是表达王昭君受不了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