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策略
1、保持低调推广,尽量弱化官方宣传色彩。以前我们说“对外汉语国际教学”,而现在我们讲到“推广”,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甚至带有扩张性的信号。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在努力扩张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在文化和语言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超过中国。但是这些国家在宣传上都出奇一致地保持低调从没有公开张扬推广日语、推广德语、推广法语、推广西班牙语。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高校和民间渠道进行的政府只在背后起支撑作用。道理很简单过分的地域文化宣传和某一语言的推广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接受国有意无意的抵制更不用说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很多国家尚有差异的影响。如果过分地张扬推广汉语效果极可能相反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意想不到的障碍。所以,面对加拿大孔子学院关闭事件以及美国汉语教师签证问题,我们有理由担心中国的高调政府宣传恐怕会引来反效果,甚至让一些国家和民众警惕和敌视中国以及汉语推广活动。
2、坚持市场化管理和运营,使汉语推广真正地形成产业链。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既然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市场经济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对待。任何产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都需要两方面工作的积极配合:一是广告宣传,即产品推销;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后者是前者的质量、服务的支撑没有后者的支撑任何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都是苍白无力的。在孔子学院的服务内容上,很多是公益的,甚至需要国家补贴才能运营下去。这也是孔子学院广受质疑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烧钱”。因此,孔子学院的经营应该多开发项目,不要局限在普通的汉语教学,而是应该开发例如各项证书、翻译服务、甚至中华文化相关的产品等,既能满足当地的各项中文服务需求,又能实现孔子学院的盈利,最后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
3、在中国经济推动汉语升温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动汉语的文化价值。只有汉语能够在世界优秀文化表达上占据相当比例,汉语作为世界强势语言的地位才能脱离经济的支撑而得以稳固。如英语的输出强劲势头是由于美国文化及其他使用英语的文化在国际的广泛传播。如果说汉语在科学研究的表达方面并不见长
f的话,那么汉语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力还是相当优秀的,这是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形成的,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在用汉语承载的被世界承认的国际级科研成果还不多见的今天我们应该趁着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