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社团
f活动将锻炼能力和巩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许多专业性强的社团,为高职学生培养过硬的职业技能搭建了平台,成为高职院校体现职业特色的有效途径。13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工作。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如何走出”理论不如本科生,技能不如中专生,心态不如临时工”的尴尬境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突破口就在于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学生社团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提前适应社会发展,增加就业竞争力。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在校内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让同学们以社团为单位承接具体创业项目,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14服务地方经济。高职院校的发展跟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为企业输送了更多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为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或项目开发出谋划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2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现状,笔者面向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11000份,回收10900份,回收率达9909;向教师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90份,回收率达99。除采取问卷调查法外,还采取了访谈法,电话或面谈了部分高职院校的团委负责人、社团指导教师和社团骨干,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现状。在对调查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后,概括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所具备的特点,及其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1调查情况总体分析。在接受调查的七所高职院校中,每所学校的学生社团总数均超过20个,参与社团的学生人数高达86,学生社团每学期组织活动的次数为25次,每所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类活动,且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这些被调查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独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