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办学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缺目标、建设缺方向、组织缺骨干、活动缺保障和社团自身不稳定的”四缺一不”状况,应坚持从办学育人着眼,从学生特点出发,从繁荣校园文化入手,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和活动形式,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对策分析1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办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和社会交际等需要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一定活动规范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它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宗旨,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1。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力量,其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和特定的职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社团,除了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创新意识、繁荣校园文化等功能外,它在高职院校办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还主要体现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锻炼职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1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曾一度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和阵地,是对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构建学术型、研究型学生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系列讲座、专题报告、专题讨论、学术研讨、发明创造等形式开展活动,将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课外,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锻炼职业技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