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甚至歧视。
(三)法律制度不健全
国务院在2003年7月16日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了法律援助的范围、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的实施以及法律责任。而从其中的条款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法援援助范围小。法律援助的范围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经济困难者、第二类是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可申请法援。可见法律援助的范围过小,很多农民工可能难以得到法律援助。
四、农民工权益维护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转变落后的思想意识
首先农民工要积极的去参加技能培训,努力将自己变成既有力气又有头脑的人才;其次要多和城市工人打交道、多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培养各自的平等意识;再次需要多习法律知识和多看和农民工有关的书籍、报刊;最后要努力积极的培养自己的法律维权意识,要勇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应严格劳动合同制度
应根据当前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在法律层面上确定和规范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关系。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用工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实行“凡是用工、务工一律签订合同的用工制度”。并且在劳动合同里要明确农民工所应享有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应遵守的规定。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贡献,应该享有与城市工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并且还应该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做出相应措施,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设置优惠政策。政府也应该着重地提出保护农民工的法律权益的政策,政策可以向农民工有一定的倾斜,要足够重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四)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
完善与农民工权益保护有关的所有法律,加强对农民工的各方面的法律保护。对于农民工的保护如果只有那几部法律尤其是《劳动法》的话是绝对不够的,因为毕竟劳动权益只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一部分,它并不足以完全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所以需要完善与农民工有关的所有法律,使农民工得到各方面的法律保护。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国家出台一部专门针对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这样对农民工的保护才会最全面。
参考文献:
1刘海蓉农民工维权与诉讼技巧M天地出版社,2010
2王利明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陆亚如试论农民工的法律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