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宁波旅游政务网)
◆宁波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宁波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是“十五”规划提前完成,旅游大市业已建成,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自1998年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宁波市旅游业发展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15,已提前完成《宁波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规划目标,于2004年提前一年建成“旅游大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951,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宁波旅游业在浙江的总体实力仅次于杭州,已成为浙东旅游中心,并正成为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二是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宁波市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到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地方财政、民营资本殷实,人民消费需求层次与总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宁波已经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更加活跃、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宁波旅游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势后劲。三是发展理念超前,合力兴旅氛围形成。市委、市政府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抓经济结构调整,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可持续发展,抓旅游就是抓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新概念,并形成了高度重视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决策共识。随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科学兴旅、城市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合力兴旅、科学兴旅的战略氛围日渐形成,旅游业的联动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特别是“大旅游”、“大视野”、“大智慧”、“大手笔”、“大管理”的理念,受到了国内旅游业同行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四是市场运作能力强,旅游精品不断涌现。宁波的整体经营环境和企业创新力是宁波旅游效益与活力的灵魂。旅游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引起民营资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宁波走出了一条利用“民资、民力、民智”发展旅游业的新路子。与全国其它地区横向比较,宁波人市场敏感度高,开发经营创新性强,善于挖掘产品细节,打造旅游精品,已初步形成一批复合型旅游产品,并沉淀出了几种可资借鉴的旅游业发展运作模式。如,溪口模式、东钱湖模式、慈城模式、滕头模式等。五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