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IPQC标示均需注明日期且经由检验人员签章后始为生效。25制程稽核a品管员每天至少一次至各作业站、测试站稽核作业者所使用的材料、作业方式及仪器设定是否正确?同时依据IPQC制程检验标准抽验在制品、以随时了解质量状况,适时发掘问题,做好防治不良作业;巡回稽核的结果填于制程稽核巡检表。b各制程稽核质量记录包含制程设定条件以符合各作业指导书。26依据QC工程图与各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于制程之重要点使用管制图,以点线的变动监视产品及制程状况,并提供查问题与解决对策之有用信息。三不合格品之处理31作业人员或测试员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依各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予以标示或移离生产线,并放置于红色容器内待处理。32当发现属制程不良,亦即有重复产品如连续三次不良发生时,应向主管报告,并经主管确认后,立即进行改善措施。33制程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a制程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而须采取矫正措施以防止事件之再发时,制程品管人员应发行产品质量异常单,给相关责任单位并要求在期限之内处理完毕。b如因情形特殊拟予特采时应按照特采作业程序作业。c良品不良品应作明显之区分与标示以免混杂一起。34制程稽核发现不符合事项时a当有下列情形时应实施改善1当制程统计管制图超过管制线时。2当制造流程与工作指导书之规定不一致时。3当严重失误发生时。4当制造流程不当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或导致严重失误时。b当制程在稽核中要求改善时制程品管人员提出异常通知单生产线负责人或制程主管必须立即反应改善行动须在同一天采取行动并尽速完成。c制程品管人员在改善行动后必须追踪是否全然遵守规定实施并提出评估成果。35制程变异对产品质量有严重不良影响时,经制造单位主管确认后,立即停止生产。待问题解决,
23
fIPQC制程检验和制程稽核
并经制程品管人员确认后,始得继续生产。36停线若有争议时,应由副总仲裁;如有涉及技术问题,必要时通知研发部门或制造工程部门处理。37制程品管人员于发行异常通知单后,应主动跟催处理情形与结果,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与归档,作为质量回馈与分析改善之资料。38产品若经制程检验不合格而批量退回时,应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之规定处理之。39如决定重工时,应依据重工之规定办理;重工后之产品应再行检验与测试合格后,始可放行。310制程中如因紧急用料或特采时,应将产品予以鉴别与记录其方式可于相关文件予以记录,便于发生间题时,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