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上海市思源中学董凌云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如同在浩瀚大海上畅游了一番,却不知其止境,让我掩卷遐想不已。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陶先生对教育本质、治学态度、为师原则、教学理念、平民教育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见地。虽然琐细,却让我在脑海更为清晰地了解了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陶先生为教育付出毕生心血,他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关注幼童教育;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倡导科普教育;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开展小先生运动,实践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创办难童教育的育才学校,开展国难教育;创办社会大学,推进民主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影响深远,在21世纪中国教育的今、天依然具有灯塔效应。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对于中国教育,陶先生功勋卓著,陶先生把教育当成大事来干,当成事业来做,所以以此为“乐”、乐此不疲,以至于宋庆龄同志称之为“万世师表”。可以说“乐于教育”才能让人“喜于受教”“乐于授教”“乐”、,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智慧大厦的坚强根基。由此,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教育真的让人“乐”之所乐了吗?
f学生应当快乐成长学校是以育人为全部使命的场所,在提升人本教育的今天,我们一直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都性,以期实现其自主全面并可持续发展。但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是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学生代表做类似“监督员”一类的“职位”,进行行规监察自主管理,此风刮遍现今各个学校,于是不少学生为使黑板擦在课间擦好黑板后仍保持清洁,在黑板擦上包上一层纸;一些学生为赢得班级行规评比细微的分数优势,和监察学生拉关系、讲情面;更有甚者,“监督员”之间出现了“你扣我班分,我便扣你班分”的暗斗。但同时学校管理者却往往忽视这些,因为由于此风大涨,学校得到了表面的好处,干净整洁了许多,并且学生行为也谨小慎微起来,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在厕所里都要多次问候老师。其实,引导学生自治,进行自主管理绝对不是教学生弄权,绝对不是对学生进行“人斗人”似的管理,不是教学生怎样当政客,不是教学生如何看脸色。这样的自治管理只能使学生越发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意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