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3混凝土内掉入施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2防治的措施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四、夹层
夹层表现为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在施工接缝处极易出现。41产生的原因
f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42防治的措施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每模衬砌之间的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同时注意对混凝土的振捣,避免漏振或过振;接缝处浇灌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凿毛、清除干净表面的杂物之外,横向接缝还应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结合,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五、裂纹
在隧道进出口附近由于偏压的影响,衬砌强度不能完全承受外部压力,衬砌表面局部会出现裂纹,其发展也很不规则,通常纵横向均存在;在明洞段极易出现。有时,由于衬砌受混凝土自身材料、养护等一些因素的影响,隧道中部衬砌表面局部也会出现裂纹。
51产生的原因1收隧道外部围岩偏压的影响;2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的存在质量问题;3衬砌混凝土拆模后未进行撒水养护或养护时间不够;4衬砌混凝土自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52防治措施在隧道进出口等偏压严重地段的衬砌,应充分考虑隧道偏压的影响,对设计的偏压衬砌进行认真复核,检验其强度是否满足实际偏压的衬砌强度需要,看是否有必要对设计的衬砌厚度或强度进行必要的加强。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用料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并对配合比进行认真的设计,以保证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强度。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严防拆模时间过早,衬砌混凝土强度不够产生
f裂纹;此外,拆模后应加强衬砌混凝土的养护,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
六、表面不平顺
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欠平顺。6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浇筑前,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