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廉立华
德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正如伟大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就要求笔者们英语教师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整个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寓德于教。新课标指出: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的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很好的德育涵养常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教授英语常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深刻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1挖掘课本中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德育因素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如教Goforit七年级时,在学生学习了excusemeI’msorrytha
kyouCouldI…MayI…等这些语言后,笔者教育学生要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语言,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通过语言美的教育,使学生得心灵得到净化,日常用语趋于规范和得体。再如学完Goforit七年级下U
it12Do
’teati
class笔者让平时不太守纪律的学生总结这单元所列举的校规和家规,就此机会教育学生在家要遵循家规,在校要遵守班规校纪,将来进入社会要遵守国家法律。教材中类似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并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2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挖掘课本中礼仪方面的德育因素
f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应提倡的。英语在中西文化对比方面比其它学科占优势,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单元都有相对应的介绍西方国家的背景知识,如Goforit九年级U
it12You’resupposedtoshakeha
ds这篇课文涉及到各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