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用日常生活中
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以思考与交流方式进行,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联系和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对
比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因此,应指导学生
11
f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碳和硅是同一主
族相邻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性质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教学时要强
调突出硅的亲氧性强于碳的亲氧性,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硅的两种存在形式──二
氧化硅和硅酸盐。对于SiO2化学性质的教学,可启发学生根据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把它们的性质一一列出。然后引导学生从硅的亲氧性
大,得出常温下SiO2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SiO2才能与碱性氧化物起反应,等等。
2
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教学时要多注意联系生产生
活实际,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彩图和插图,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例如,可用生活事例来说明SiO2质硬、不溶于水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观察陶瓷和玻璃制品等实物来了解硅酸盐的广泛用途
等。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课堂引入
展示元素周期表图片引出第四章主要研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硅、氮、硫、
氯,本节主要研究硅,常见含硅元素物品比如:计算机芯片(硅单质)、沙
子、光导纤维、水晶(二氧化硅)、玻璃(硅酸盐)等等。至此进入今天的课
题:“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环节硅的学习
在展示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要求进行硅的学习。通过展示地
壳中各元素含量图让学生说出地壳中硅的含量仅次于氧,位于第二位;接着结
合图片简要介绍硅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通过展示
金刚石与晶体硅结构图,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角度推测晶体硅的物理性
质,接着展示元素周期表图介绍硅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晶体硅的导
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再展示硅单质的图片,请
学生总结晶体硅的物理性质。通过交流与思考得出结论:(1)晶体硅是灰黑
色,有金属光泽固体(2)熔、沸点高、硬度大(3)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
接着展示一组图片说明硅单质的用途。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性质是由它
的微观结构来决定的,请学生画出硅原子的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