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纵和销售操纵等方式提高利润,依靠关联方交易和政府补贴,扭亏为盈。2017年2月18日,亚星化学脱帽摘星成功。
(二)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费用操纵、会计估计变更在分析了2016年亚星化学品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后,多项费用显著减少的情况被发现。一方面,企业的研发费用大幅度减少,本文用与收入比这一指标加以佐证。2015年和2014年研发支出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00和322,但2016年的比例下降到081,可见,2016年企业对研发费用做出了限制。另一方面,记入销售费用的清洁费由上年的140余万元压缩到了0,差旅费也降低了13。由此可见,亚星集团很可能为了提高利润而进行了盈余管理。在亚星化学2016年损益表中,很明显,与前一时期相比,资产减值损失更为明显。2015年,亚星化学资产减值损失在2014年基础上增加385487,2016年同比下降9912。这样大规模的变动足实在可疑。此外,按季度报告来看,亚星化学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17774万元,111145万元,95649万元,且均来自存货跌价准备。但经过如此调整后,截止第三季度末净利润依然为负,是922363万元。然而在第四季度,亚星化学对CPE设备一次性计提了92282万元的减值准备,亏损增
f加。这说明,亚星化学进行了“洗大澡”,调整了费用的分配期间,实施了过度的盈余管理。
2通过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剥离不良资产、接受捐赠
亚星化学主要经营业务是生产并销售氯化聚石,2014年和2015年的销售额分别占所有销售收入的6154和6167。但从毛利率角度看,亚星化学的氯化聚石的生产和销售的毛利率一直为负。亚星湖石作为亚星化学的全资子公司,截止2015年末生产了亚星化学的近60氯化聚石但由于成本较高,亚星湖石的氯化聚石生产一直加大亏损。2016年底的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做出了出售亚星湖石的决定,剥离了10万吨的氯化聚石产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利润。虽然这一决定并不影响化工股权结构,但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将对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使企业业绩在未来难以确定。
亚星化学虽然出售亚星湖石股权分下去一些负担,但并未取得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