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作者:张青雅来源:《学周刊》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小学也走在了教育改革的行列当中。实行“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主要从“小班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优化模式三个方面加以展开,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10701
DOI:1016657jc
kiiss
16739132201919096
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源泉。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实施创新发展,优化农村小学班级授课制度,提高课堂效果,为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小班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教育环境、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模式入手,提高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程度,构建了民主、融洽、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学中运用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农村学生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小学教育形式,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一)小班授课理念表面化
小班授课制在农村小学中的实施存在教学理念表面化的问题。从当前我国农村实施小班授课制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小班授课理念的理解程度依旧只停留在概念表层,缺少对理念的实际探究,导致小班化教学模式逐步趋于表面化发展。实际的课堂教育依旧坚持传统班级授课制,对农村小学教学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小班授课制的课堂活跃度低
当前我国逐步加强对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但由于部分农村处于偏远地区,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较慢,教师长期缺少新鲜的知识理论更新,容易造成管理方式和教学管理策略的滞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坚持“课堂中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做好笔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不大,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偏低。这种模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小班化教学时,教师一方面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应试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矛盾,在思想上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班教学概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造成两种教育理念的混淆,对农村小学教学的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