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维持社会稳定一直是政府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社会的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显现,并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能否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关乎中国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其次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展开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居民农村城市
f一、文献回顾和问题提出
收入作为居民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国民收入是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以及企业转移支付的部分与政府补助金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包括居民收入在内的国民收入的高低以社会总产出为基础(高鸿业,2006)。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农业生产部门为主的农村地区由于耕地数量的相对有限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所突破,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胡彬,200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3434元与1336元,而2014年则分别增至29381元与9892元。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131904元增至2014年的19489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号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已然超过了合理的区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仅严重威胁中国的社会稳定,更对中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f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必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表12010年至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
城镇居民收入(元)191094218098245647269551293810
农村居民收入(元)591906977379166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