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母的公因子,OEE(理论加工周期×合格产量)负荷时间合格产品的理论加工总时间负荷时间
f这也就是实际产量与负荷时间内理论产量的比值。3、利用OEE进行损失分析
既然上述的计算方法可以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公式呢?主要是为了分析问题。计算OEE值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分析六大损失。设备的OEE水平不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每一种原因对OEE的影响又可能是大小不同。在分别计算OEE的不同“率”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反映出不同类型的损失。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结合运用PM分析方法,对OEE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例如,当设备的OEE水平不高,从OEE计算看出是时间开动率低下,于是将时间开动率用方框框起来,再问为什么时间开动率不高,发现是设备故障引起,再继续往下分析,直到找出根本原因为止。
4、OEE计算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f我们在计算OEE时,遇到计划停机以外的外部因素,如无订单、停水、电、气、汽等因素造成停机损失,常不知把这部分损失放到哪部分去计算。有人把它们列入计划停机,但它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划停机。如果算做故障停机,但又不是设备本身故障引起的停机。各个企业的计算五花八门,失去相互的可比性。当我们把OEE的计算作一扩展,给出“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这一新概念和新算法,上述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5、在引入TEEP条件下OEE公式的修正在引入TEEP条件下因为我们已经把非设备因素(即设备外部因素)1引起的
停机损失分离出来,作为利用率的损失来度量,故在计算OEE时,设备的时间开动率就要做相应调整。
在TEEP计算中设备利用率(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日历工作
f时间
正确的OEE计算,应该有设备时间开动率开动时间负荷时间其中,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外部因素停机时间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包括更换产品规格、更换工装模具、更换刀具等活动所用时间)其他公式的算法和项目内容不变。这样计算得到的OEE可以准确反映设备本身的问题,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同时也不会使企业之间的OEE因理解与算法不同而不可比。如果要全面反映企业设备效率,即把所有与设备有关和无关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则可以通过TEEP来反映。
f企业OEE计算疑惑辨析
笔者根据众多企业的统计和计算实际,提出将OEE公式的计算方法加以修正。原来的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现在修正为:
★负荷时间日历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