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秋)
20100902225156来源未知【大中小】评论条
摘要: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
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本学期,四年级有2个班级,我担任的是四年级1班,班级学生数56,男女比例为34:22。据初步了解,学生中部分好动、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这也为科学课程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学习习惯有待于改进,家庭条件和环境不够,给科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习并坚持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建立风速、降雨量、溶解、声波等科学概念;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递;理解溶解的过程;了解人体器官如骨骼、关节和肌肉等之间的协作。五、教学措施:
f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