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中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B.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为300g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D.某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答案】C)
【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电功率2.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正确;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可燃冰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D错误;故应选A。【考点定位】半导体的特点;能源的分类;核能3.眉山市瓦屋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3
fA.从山中冒出的烟B.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山上空气中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故应选B。【考点定位】液化及液化现象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A)
【考点定位】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5.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213
f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答案】C
【考点定位】速度公式及其应用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