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应知应会
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一)熟知39种传染病1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26种)。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11种)(二)记住各种传染病的报告时间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于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3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三)结核病的转诊要求:报告率达100、转诊率95以上,转诊到位率85以上(四)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师和实习生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五)疫情自查、核对制度科室疫情人员每旬对本科室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进行自查,与院直报人员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六)传染病奖惩制度1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疾病(事件),每漏报、迟报一例(件)扣发科室奖金100元,拿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补报。2发现其它需要报告的病例,每漏报、迟报一例扣发科室奖金60元,拿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补报。3对玩忽职守,违章办事,造成传染病蔓延、流行的科室或个人,则依据传染病法防治追究其责任。(七)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1传染病网络直报实行24小时报告。双休日、节假日、工作日8小时
f之外,医师发现传染病报医院总值班室,由医院总值班室通知直报人员进行网络直报。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科里的传染病登记本上登记,卡片送到门诊部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