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老年人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老年期也称为成年晚期,指60岁至死亡这一阶段。(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1、生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处于程度不等的全面衰退状态,既有形态上的改变,又有功能上的下降,既有随年龄逐步出现生理衰老的特点,又有可能因老年疾病影响而出现病理性衰变。有的衰老直接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身体上的不适,有的则带来了心理上的不安。各大系统的衰退使身体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自我修复的能力也减退,身体容易患上多种疾病,患病后的治疗康复变得比较困难。
2、心理特点老年期心理特点通常包括:①感知觉能力减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能力减退,皮肤的冷、热、触、痛觉下降,而听力的失真又影响了对外的言语交流和对外界的信息交流,给生活带来不便。②记忆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近期记忆保持效果差,远期记忆保持效果好一些,对往事的回忆准确而生动。从记忆的类型而言,老人机械记忆下降明显,速记、强记困难,但理解性记忆相对保持。③智力的发展与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高,智力出现了发展与衰退两种对立的倾向。人老未必智衰,智力和体力一样,用则进,不用则退。老年人具有前半生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如果他们坚持学习新的知识,用心思考问题,运用心智技能从事某些脑力创造活动,他们的智力仍会有所发展。否则,智力逐渐衰退。老年人的液态智力下降明显,晶体智力相对稳定易保持。老年人概念学习的能力下降,推理能力下降,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
f性下降,解决问题的能力迹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④情绪变化:老年人的情绪趋向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易激怒、喜欢唠叨,常与人争论,情绪激动后恢复平静需要较长时间。常感到寂寞、孤独、郁闷。⑤人格特征相对稳定:许多研究结果证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人格特征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人格是有影响的。每个人都经历的常规事件对人格变化影响不大。但非常规事件可直接导致老年人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容易多疑,办事固执、刻板,缺少灵活性。有些老人变得自我中心、不合群、懒散、保守。二老年期心理发展的常见问题1、权威心理离退休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转变,从一线变为二线,从上级变为“闲人”,从命令指挥别人到被人指挥,从有职有权到平民百姓等,这种转变令不少老年人不适应。个人的经历和功绩,易使某些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产生权威思想,要求小辈听他们的话,尊重他们,否则就生气、发牢骚,常因此造成矛盾和冲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