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求13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构成及分类
1次课2学时12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及其在保证安全供电方面的作用,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技术。
学习完本课次后,学生应能够通过所学内容,具体分析判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四性”的满足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1、继电保护构成的主要依据;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四性”的应用;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1、首先阐述电力系统存在故障和事故的可能性,然后提出防范措施继电保护概念的提出,这
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概念;(大约20分钟)2、进一步提出如何构成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主要依据;(大约10分钟)3、由以上基础向学生讲授继电保护构成逻辑框图(大约20分钟);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四性”的分析;(大约40分钟)
A、定义;B、通过具体电力网络说明“四性”的含义;C、讲解其中能够量化的性能指标;5、归纳总结继电保护的分类及发展历程;(大约10分钟)板书设计:以讲述内容的大标题为主线,适度配合若干电力系统简单的网络图加以说明。
作业布置:12;18
主要参考资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张保会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继电保护原理》刘学军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1、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出勤率很高;2、由于是该学科的绪论,纯属科普性讲解,便于理解、很好接受;授课效果很好。3、自身授课方面:由于是绪论,所以在板书设计上重点处理好了提纲及标题的层次性;4、总体情况良好。
3
f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2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13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构成及分类2电网的电流保护21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流保护核心器件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要求通过本课次的
学习深刻理解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及返回电流的概念以及相应的边界条析。学习完本课次后,学生应掌握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基本原理、动作电流整定计算、该保护的适用范围。教学重点、难点:1、电流保护核心器件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2、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动作电流计算、灵敏度等性能指标的检验;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