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骨肉瘤化疗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骨肉瘤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骨肉瘤,符合以下情形:1术前新辅助化疗。2保肢或截肢术后化疗。3复发转移骨肉瘤患者。(二)诊断依据。根据《NCCN骨肿瘤指南(2015)》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骨肉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经典型骨肉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2)等。1症状:疼痛,局部肿胀。2体征:可有患处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压痛、包块,有些出现关节活动受限。3X线片:骨质破坏,骨膜反应,不规则新生骨。4CT和MRI:可清晰显示骨皮质破坏情况和髓腔内肿
1
f瘤浸润范围。5ECT(全身骨扫描):病变部位核素异常浓聚。6穿刺活检病理确诊。7实验室检查:可以有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
酶(LDH)的升高。(三)选择化疗方案。根据《NCCN骨肿瘤指南(2015)》及中国临床肿瘤学
会(CSCO)骨肉瘤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经典型骨肉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2)等指南,结合病人分期、分型、疾病阶段,由临床医生进行判断。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23日。(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肉瘤。2术前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保肢或截肢术后骨肉瘤患者;复发转移骨肉瘤患者。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2
f(六)化疗前准备需13天。1基线检查及疗效评价时检查的项目:(1)发病部位X线检查,发病部位CT平扫强化,发病部位MRI平扫增强,胸部CT平扫,ECT(全身骨扫描),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2)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骨组织脱钙及免疫组化检查,可延长临床路径住院时间);(3)PICC置入,置入后复查胸部平片,确认导管位置。2每次入院必须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传染病;(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3)心电图;3每周期化疗必须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应用甲氨蝶呤时需进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
3
f(七)化疗方案。一线方案(可用于初治、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及转移的骨肉瘤患者)1大剂量甲氨蝶呤顺铂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人
血管内皮抑制素。2大剂量甲氨蝶呤顺铂。3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4顺铂阿霉素±人血管内皮抑制素。5大剂量甲氨蝶呤顺铂多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