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预防为主:就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虽然在生产活动中还不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思想重视,预防措施得当,事故还是可以大大减少的。综合治理:是指安全生产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推动要素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思
3
f员工安全培训教材
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四)危险源危险源即危险之根源,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五)事故与事故隐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因此,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六)工伤和和工伤保险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
4
f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一般而言,意外事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和地点有关,而职业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环境、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时间有关。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方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的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