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
《散步》教学案例
平阳昆阳二中陈媛
背景及说明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总目标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中第7条“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散步》这篇文章正是情感体验的上乘佳作我想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实施一次情感教育。但是认识到一篇文章的好与上好一堂课的距离我又有一点紧张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必须面对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散步虽然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但是这篇文章是以成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叙述的展现的是家庭中的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祖孙之情平时初中学生对这样的情景虽时而所见却不一定具备情感上的深处体验。当然简单的做法是教师通过宣讲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或者让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去“感悟”。但又使我体会到能感动教师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你在台上激动不已学生则可能无动于衷出现教学中常见的现象这是既尴尬又失败的课堂。那么怎样上好这堂课呢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又该做点什么呢
建议思考的问题
1、课堂上如何实施课前的教学设计
2、课堂上的亲情感和责任感的目标如何实现
案例描述
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我制定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感悟散文中的亲情。于是在学生朗读全文以后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找出文章中你最欣赏的语句并说明理由学生经过思考后找出第四自然段理由很简单文字优美。但静观课堂气氛感觉比较平淡学生似乎在配合老师完成彼此所认同的课堂教与学的任务缺乏体验到该文章的语言之美亲情之美而且参与回答基本是那些比较听话认为回答问题是天经地义的同学。对这样的现象进行反思我认为这个教学目标是必要的但提问的方式可以有所改变应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换了另一种方式提问“你和家人散步吗”“有”。几乎是全班同学满脸灿烂的回答。那么给你留下感受又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激起了层层波澜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课堂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下面是关于场景的部分实录。
f生1我的感受最深的是有一次和妈妈去散步那一次我和妈妈手牵着手不知道天气太冷还是妈妈的慈爱让我感到暖烘烘的那天妈妈给我讲了我小时候的趣事我们很高兴至今我的手上还感到还有妈妈的余温。
师你给大家描述了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生2我的感受最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