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
f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组长:吴怀林副组长:霍佳、吴全新、李文杰成员:各班班主任
四、疑似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
(一)晨午检健康监测。晨检由班主任早自习前,午检在下午上第一节课前对本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体温检测,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发现有发热(≥373℃)、皮疹、呕吐、腹泻、咽痛、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做好登记并及时报告年级组及政教处。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如遇教师出现发热(≥373℃)、咳嗽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学校。(二)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追踪管理。各班级、各年级组要落实学生(或者教师)因病缺勤缺课监测工作制度。通过晨午晚检了解学生(或者教师)出勤情况,做好因病缺勤缺
f课学生(或者教师)病因追查与登记(附件1)。如出现异常情况随时发生随时(30分钟以内)上报,违者一律问责追责。
(三)异常情况报告。1、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宿舍,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5例及以上学生(或者教师)患病,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