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如何寻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如何寻找等量关系,下面列举几种方法:
一.利用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确定等量关系一些应用题,本身有很好的相等关系,如: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浓度配比问题:溶质重量=溶液重量×百分比浓度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销售问题: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
×100等。
例1:(七年级教材上册84页第八题)一辆汽车已行驶了12000千米,计划每月再行驶800千米,几个月后这辆
汽车将行驶20800千米?分析:利用:路程=速度×时间,设X月后这辆汽车将行驶20800千米,则:12000+800X=20800评析:本题是行程问题,要求掌握基本关系式。
二.利用“三分法”确定等量关系“三分法”通常是指题目中有三个量,已知其中一个量,设定一个未知量
(通常为题中所求未知数),然后用第三个量来寻找等量关系:例2:(七年级教材上册106页第四题)
某中学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七、八年级学生一起工作一小时,再由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
分析:此题是工程问题。题中共有三个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若设共需要X小时完成(也可设八年级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需X小时),七年
f级、八年级学生的工作效率是已知的,则应以工作总量为等量关系,那么,列出的方程为:
评析:此题解题方法适用于题中有三个量的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配比问题、销售问题等。对于不同问题中的三个量,一定要弄清已知量、未知量,然后根据题中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利用题中的关键性语句确定等量关系有些问题,根据题中的关键性语句反应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找出等量关系。例3:(七年级教材下册98页第六题)
顺风旅行社组织200人到花果岭和云水洞旅游,到花果岭的人数比到云水洞的人数的2倍少1,到两地旅游的人数各是多少?
分析:题中关键性语句是“200人”、“到花果岭的人数比到云水洞的人数的2倍少1”。
若利用前一句设未知数,后一句作等量关系,则可设到花果岭的人数为X人,则到云水洞的人数就是(200-X)人,那么:
X=2(200-X)-1若利用后一句设未知数,前一句作等量关系,则可设到云水洞的人数为X人,到花果岭的人数为(2X-1)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