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较高时,一般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如洞身或上覆土层为可塑~硬塑状粘性土及粉土、可塑状的粉质粘土、稍密状的粉土以及砂层等情况。在土压平衡掘进模式情况下,沉降发展规律基本与敞开掘进模式的规律相似,但机头前方地面(距机头约6m)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隆起。
43沉降随时间的发展规律
从地面某个观察点开始产生沉降起,观测其沉降量随时间的发展情况。本文采用横向沉降分布(Peck公式),对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拟
图3不同时间同一测点沉降量随机头位置变化曲线
合(见图5)。
Sx
Vlx2exp22i2i
(1)
式中:Sx为沉降量m;x为距离隧道中心线的距离m;i为沉降槽宽度系数,V为地层损失量
i
z2tg452
图4
同一时间不同观测测点沉降量沿机头前后分布曲线
根据Peck公式,最大沉降量约为
采用玻尔兹曼(Boltzma
)函数对沉降量随机头位置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可以看出,从上述两方面得到的纵断面沉降曲线分布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在敞开式掘进情况下,在机头前方约6m(约1倍隧道直径)以外,地面基本无沉降迹象,部分出现轻微隆起趋势(隆起量小于1mm)在机头前方约5m左右开始产生沉降;机头前方5m至机头后约8~9m(约等于盾构机长度835m)是沉降主要发展阶段,这个范围的地层主要受盾构刀盘旋转及开挖面出土卸载影响(机头前方5m)以及构机通过时盾壳对围岩扰动的影响(机头后约~9m),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80以上;机头过去10~15m后沉降趋于稳定,在这个范围,盾构已通过,对地层的扰动消失,同时,盾尾脱出后产生的围岩与管片间的建筑空隙得到了盾尾同步注浆的及时同步填充,对地层产生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有效地抑制了地层沉降的进一步发展。值得
图5Peck公式计算示意图
Smax
VlVl2i25i
(2)
第3页
f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级职称论文
纵向分布采用公式:
⑶沉降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可采用对数方程拟合。沉降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2d沉降缓慢发展,第3~5d沉降快速增长,第6~7d沉降变化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1]尹超旅等编日本隧道盾构新技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付德明上海地铁区间隧道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及地面沉降控制[A]见: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编软土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论文集166170[3]唐益群叶为民上海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1995,Vol15No4[4]竺维彬广州地铁一号线盾构东段地面沉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Sy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