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1课时课题: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教材分析
本节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研究每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的基础,进而为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奠定基础。对于同分异构体的确定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有困难。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2、掌握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甲烷的空间构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模型、导学案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授课班级:高二(7)、(8)、(9)时间:2012年2月13、14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有机分子的结构是三维

教学环节
引入
设置情景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多媒体播放化学史话: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思考:为什么范特霍夫和勒贝尔提出的立体化学理论能解决困扰19世纪化学家的难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构决定性质,明确研究有机
结构不同,性质物的思路:组成
不同。
结构性质。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让学生认
识到人们对事
物的认识是逐
f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点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点
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结
构及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
的关系
交流与讨

归纳板书
观察与思

渐深入的。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