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课标要求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课标解读1正确运用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键线式等化学用语表示常见有机物的结构,认识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2.能辨别同分异构体,并能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3.明确同分异构体的异构方式: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
●教学地位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本课时讲述有机物中原子的成键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贯穿于后续各类同系物的学习中,并且有机物反应时成键、断键规律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是高考命题中的必考点。
●新课导入建议虽然碳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但含碳化合物的种类却异常多,分布也十分广泛,其中有无机化合物,但占绝大多数的则是有机化合物。目前,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和由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有几千万种,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仍在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为什么有机化合物会如此繁多呢?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7-1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交流完成【思考交流】1、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对【思考交流】1、2进行提问,反
1
f馈学生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可利用
【问题导思】中的问题作为主线,让学生明确常用的化学用语。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9-10“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讲解研析,总结注意事项。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可利用【问题导
思】中的问题作为主线。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
1~3题。步骤4:通过【例1】和教材P7“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讲解研析,对【探究1】中的知识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4、5题。步骤9:
指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知识框架,并对照【课堂小结】。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
测】。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根据常见原子的成键特点,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结构式,电子式,正确使用化学用语。重点2区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并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重难点
2
f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