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受潮,是霉菌繁殖的关键。当贮品含水往超过其安全水分则极易发生霉变。发热,因贮品受潮,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并产热,中药内热难以散逸而使自身体温升高,若再有厌氧菌参与,严重的会导致自燃。生霉,即贮品被霉腐微生物污染,霉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继续繁殖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小菌落,即霉点;进一步增大融合,形成肉眼可见的有色菌苔,即霉斑。腐烂,即霉腐微生物导致贮品在外观、内在质量上的变
f异,霉腐微生物通过其酶的作用,从贮品中摄取营养物质,损坏内部质量和结构,如蛋白质腐败的臭味,脂肪酸败的特殊气味,糖类发酵的酒味等(仓虫、仓鼠等另述)。
第二章
提要
中药储存常规检验与管理
本章叙述中药入库验收与库存检查、库存商品质量感官与理化检查、
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与经营管理法规、仓贮管理条件等。同时重点阐述库存商品质量感观与理化检查,GMP、GSP对经营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环境卫生的管理要求。中药储存品种丰富、涉及各类药物,如植物、动物、矿物、加工品、化学制品、饮片、中成药等。为此,需要针对特性采取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以确保中药储存的质量。适时检出贮品变异,加强管理,乃是中药储存之根本,是搞好保管养护的基础。
第一节中药储存常规检验方法
一、入库验收与库存检查(一)入库验收是中药保管养护的第一天,主要掌握入库贮品以下状况并作出相应处理:1、入库前(1)检查贮品名实是否相符,了解安全期限,观其包装外标志或标签的记载是否相符或完整,如品名、规格、数量、采集地或加工厂、生产日期、毛重、净量、出入库日期、批号等。(2)检查贮品包装是否完整,外包装有无松散、破漏、油渍、潮湿、虫蛀;内层防潮衬纸及内包装有无破碎、渗漏等。(3)贮品含水量是否在安全限度以内。(4)贮品有无霉斑、虫蛀、鼠咬、破碎、潮湿及散发霉气或异臭等变异。2、入库后(1)堆垛形成是否与贮品性质和包装相适应,堆垛要稳固牢靠,防止贮品受压损坏。(2)中药在储存中有无变异现象,如发热、生霉、虫蛀与受潮等。(3)季节气候及库内温湿度变化对中药含水量的影响,库房密闭干燥度是否适合于库内贮品。以上作为贮品入库后常规检查,可通过感官检查与理化分析掌握贮藏情况。检查日期与方法,应视库存商品性质、特点、季节气候、储存条件诸因素而定。(二)库存商品检查时间的频度
f1、经常性检查由保管人员在工作间隙对库存商品全面检查。2、突击性检查中逢台风、暴雨、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