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一、问题的提出:
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同学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及格上下。也有的同学能拟写几个分论点,但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贴标签),从而影响作文得分。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并能快速准确拟写好三个分论点教学难点:三个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三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交叉,不重复,不包容,不矛盾并能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讲练结合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四、并列式分论点的设计方法(见图表)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五、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用角度、方法及示例(一)三个角度:
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方法:A概念分析法角度一:“是什么”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示例1:要写一篇以“坦然才是美的真谛”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坦然》,请设置三个分论点。
方法:从“是什么”角度阐述“坦然”的内涵
分论点1: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f分论点2: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分论点3:坦然是尔虞我诈外的一份闲适。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示例2: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这样分解三个分论点:方法:从“是什么”角度阐述“肩膀”的外延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B因果分析法角度二:“为什么”这里的“因”可以指分论点,“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