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展望
甲醇作为汽车燃料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过去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甲醇燃料的内燃机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
随着吉利公司的董事长李书福在2017年和2018年的两会期间对甲醇汽车的宣传,甲醇汽车开始逐步进入民众的视野。吉利从2005年开始研发甲醇发动机,2015年开始有6辆甲醇轿车走出国门,在冰岛进行测试。在2017年更是推出新一代的商用车甲醇发动机。将甲醇在车辆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与甲醇内燃机相对的,还有一条技术路线是“甲醇氢燃料电池”。由于中国的汽车主机厂在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上的投入总体偏少,除上汽在燃料电池方面和新源动力有合作推出荣威750和950两款燃料电池样车外,其他公司的产品鲜有报道。
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诞生是基于电动公交车的迅速发展!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当年,市政府决定推广2011辆新能源车,其中1000辆采用了沃特玛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是这批电池催生了甲醇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因为那一批的锂电池电动车里程衰减太快!半年后司机就开始抱怨里程仅为原来的6070!跑相同的里程,充电次数由原来的一日一充变成一日两充!司机在终点站要去换车,让电力不足的车在那里充电!如此一来,对电动车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主管部门开始担忧,如果锂电池技术无法突破,将来是否需要对这一批车进行报废,未来是否可以推广纯电动公交车?提升电池性能是一种方式,对锂电池在行车的过程中充电,也不失为一种延长电池寿命,延长续航里程的方式。但是用清洁能源发电的方式,有多少种选择?内燃机做混合动力,在深圳同样有尝试,但是镍氢电池组和发动机的混动实际运行效果不好。除去内燃机,就是氢燃料电池了。为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也曾临时建了一个加氢站,五洲龙公司也生产了几台氢燃料电池大巴车,但是在运动会以结束,这些背着氢罐的大巴车就进入了车库,临时的加氢站也停止了运营。纵观各类技术,甲醇制氢发电似乎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从深圳电动车日耗电300kWh,工作时间12h左右来推算,25kW的燃料电池系统应该可以比较好地解决电力衰减问题。甚至如果采用10kW的系统,一天补电120kWh,也可以省去“第二次”充电。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开始讨论将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系统“上车”。彼时大家对甲醇重整请燃料电池的理解还是在“固定式应用”,尤其是在通信基站方面的应用。知名的燃料电池公司Ballard,曾经收购了一家Edatech的公司,该公司基于甲r